新闻资讯

如何“摧毁”熊孩子来看各国家庭教育之道

发布时间:2023-11-08 22:11:28点击率:

国外教育跟中国式教育差异一直很大,当孩子胡闹时,外国家长们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美国家长这么干:时间约束法则

  

美国成年人一般喜欢用隔离手段来处理孩子胡闹。原因是,在美国,孩子很少会跟父母分开,如果孩子瞎闹腾,那么,美国父母们会将孩子关在某个空间里,让孩子自己反思。

这听起来有点像面壁思过。不过,这种面壁思过时间并不会太长,通常也就持续几分钟。当孩子冷静下来后,父母才会对孩子进行教育。

  

新西兰家长这么干:吃一堑长一智

  

打孩子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在新西兰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们不会对孩子进行体罚。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管教孩子方法。孩子都是喜欢热闹的,如果孩子瞎闹腾、不听话,那么,新西兰的家长就会对孩子视而不见,对孩子进行冷处理。一般情况下,孩子们会很快感到无趣,自己停止胡闹行为。

  

韩国家长这么干:收掉孩子最在意的东西

  

韩国一项广告研究表明,在韩国,手机已经成为了很多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私人用品。简而言之,就是孩子们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没有手机。所以,当韩国孩子胡闹时,家长们会没收孩子的手机。失去手机的孩子,很自然就会变老实了。

  

日本父母这么干:教子仍会给孩子留面子

  

日本家庭教育中,父亲家庭权威性毋庸置疑。遵守社会规则是多数日本人的共识。所以,如果孩子犯错了,日本的家长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管教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游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体罚等等。但日本父母,很少有当众体罚孩子的。

  

澳洲父母这么干:激发正确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

管住熊孩子,有一个必须遵守的下限,就是尽最大可能,别让孩子的“熊”干扰别人,比如在公共场合适当束缚。无规矩不成方圆,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自家孩子社会化必经的过程。作为理性的成年人,不能靠简单粗暴的拳打脚踢,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探索精神。其实,管理好孩子的言行与呵护好孩子的探索兴趣并不矛盾。 比如,对用洗衣机进行恶作剧的熊孩子,如果家长能带其去家电商场,让孩子观看演示用透明洗衣机,既讲清楚了洗衣机原理,又让孩子形象化地感受到风险,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是一场生动的探索课。
 

中外家庭教育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原因在于国情不同。但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孩子愿意接受父母教导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孩子愿意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才是最有效果的。

返 回
广州嘉诚海外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wap版 版权所有©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