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被裁麻了!
2025年美国科技行业继续被裁员的阴霾所笼罩,AI科技的影响从单点技术突破,已经演化为一场重塑社会生产、就业市场的全方位变革。
根据美国职业介绍机构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近日发布的美国全国就业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美国全国裁员人数上涨了47%。
报告指出,经济压力、项目裁撤及人工智能引发的劳动力需求变革,导致科技行业和联邦部门成为裁员重灾区。
巨头裁员
科技巨头们,曾经是资本市场最偏爱的宠儿,每年为海外留学生群体提供超过65%以上的H-1B签证,如今却争相上演“断臂求生”的戏码。
1、据美媒6月18日报道,微软正计划新一轮的裁员行动。此次裁员旨在配合公司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加码,相关计划预计在7月初微软财年结束后正式宣布,涉及人数可能高达1.6万人。
这是微软年内第二次启动大规模裁员。今年5月,微软刚完成一轮涉及约6000名员工的人员优化,约占全球员工总数的3%,而2023年1月,微软曾宣布裁员1万人。
2、亚马逊亦在5月宣布,将裁撤设备与服务部门约100个岗位,涉及Alexa语音助手、Echo硬件、Ring门铃及Zoox机器人出租车等业务线。
6月17日,亚马逊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表示,公司将在未来几还会逐步减少员工数量,主要原因是公司将更加依赖生成式AI工具来完成许多工作任务。
有研究表示,自2022年初以来,亚马逊累计裁员已达约2.7万人。
3、据外媒报道称,英特尔公司(Intel)将从 2025 年 7 月开始,对旗下英特尔代工部门(Intel Foundry)进行大规模裁员,据称,裁员比例高达 15% 至 20%,预计将影响全球逾10000名员工。
更令人震惊的是,此次裁员将不提供任何遣散补偿,完全基于绩效评估和业务优先级进行筛选。
有统计显示,英特尔在2024年已裁员1.5万人,仅俄勒冈州就有3000人受影响。而2025年新一轮裁员可能再次波及上万人。
政策收紧
在科技巨头裁员的大背景下,一些传统岗位逐渐被削减或被AI和自动化取代,原本凭借专业优势能够轻松找到工作的计算机科学等热门专业留学生,如今也面临着 “一 offer 难求” 的困境。
并且对于依赖H-1B工作签证的留美毕业生而言,被裁员可不只是失业这么简单。一旦失去工作,他们必须在60天内找到愿意提供H-1B担保的新雇主,否则就会面临遣返离境的风险。
申请 H-1B 签证需雇主向美国劳工部提交 LCA(劳动条件申请)进行认证等一系列复杂流程,在企业裁员、招聘谨慎的情况下,雇主更不愿意耗费精力和成本为留学生申请签证。
尤其是中国大陆申请人,H-1B中签率仅为11.7%,即使幸运中签,从工作许可到绿卡的漫漫长路仍可能长达10年。
更要命的是,在科技就业市场萎缩的同时,美国移民政策正在系统性收紧,留学生面临前所未有困境。
5月份的时候,有网友发帖称,移民局把H-1B签证被裁员后60天政策的页面给归档了。
根据过往经验,已经网页上的介绍,USCIS归档一个页面,意味着页面里的政策即将进行更新/调整。
目前政策调整是否是往好方向发展我们不得而知,但就近期一系列收紧措施来看,颇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了。
嘉诚海外专家提醒
传统留学移民路径几乎“堵死”,当务之急是尽快规划合法身份,为留美之路做好充分准备。
在众多美国移民项目中,新政EB-5凭借无排期、双递交的优势成为留学生快速转换身份的不二之选。
利用双递交政策,在美留学生在递交 I-526E 投资申请的同时可以提交 I-485 身份调整申请,最快90天即可获得 Combo 卡(工作许可 + 提前离境许可),快速实现身份合法化。
也就是说,无需依赖雇主即可在美国合法工作,彻底摆脱H-1B抽签困境。